墨西哥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法律法规

2025-07-11

墨西哥对电动自行车的法律法规主要围绕分类模糊、技术标准、安全认证、进口监管、地方提案等方面展开,具体内容如下:

一、分类与技术标准模糊

墨西哥将电动自行车归类为“脚踏助力设备”,但相关技术标准未明确界定,导致合规风险突出:

  • 速度与功率冲突:中国电动车企业按欧盟或中国标准生产的电动自行车(如时速上限25公里、电机功率250W)可能在墨西哥触犯合规红线。
  • 电池安全隐患:约30%的进口电动自行车存在电池安全隐患,如拆分电池与车体报关、降低时速规避监管等,成为消费者保护局投诉焦点。

墨西哥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法律法规(图1)

二、安全认证与进口监管

墨西哥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认证和进口监管趋严,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
  • NOM认证:进口商需提前8个月提交NOM-001-SE-2025认证文件,并新增电池热失控防护测试(要求80℃持续2小时)。
  • 查扣行动:2025年3月,墨西哥城突击检查两家电动车商铺,因商家无法提供进口税单和NOM认证文件,查扣1200辆来自中国的电动自行车。
  • 税收流失:2024年电动自行车行业造成2.05亿美元税收流失,占墨西哥全年海关税收缺口的25%。

三、地方提案与路权限制

墨西哥城等地方政府提出提案,拟对电动自行车实施更严格管理:

  • 禁止使用自行车道:市长克拉拉·布鲁加达提交提案,拟将电动车辆划归为“机动车辆”并禁止其使用自行车道,违者将面临与摩托车驾驶者相同的罚款。
  • 源头管控:经济发展部将建立销售商登记制度,追踪车辆来源与质量。
  • 身份重定义:从“非机动车”升级为“电动推进车辆”,纳入交通法规监管。

四、本土产业保护与贸易壁垒

墨西哥通过政策补贴和贸易壁垒保护本土产业,同时应对美国施压:

  • 产业链自主性政策: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推出2.3亿美元本土研发补贴,并限制外资持股比例,以期改变竞争格局。
  • 反倾销调查:2025年8月,墨西哥经济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成人自行车(轮径大于20英寸)启动反倾销调查,但明确将电动自行车排除在外,折射出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的利益博弈。
  • USMCA协定压力: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%关税后,墨西哥成为潜在“绕道入美”跳板。2024年墨西哥对美国的电动车出口激增40%,迫使美国政府通过USMCA协定向墨西哥施压。

五、合规建议与行业应对

面对墨西哥复杂的法规环境,中国电动车企业需采取以下措施:

  • 主动适应合规要求:如比亚迪在墨西哥建立合规中心,召回5万辆电动自行车进行电池模块升级;隆鑫通用通过本土化率达40%避免查扣。
  • 关注政策动态:墨西哥政府未来可能进一步调整进口税政策,跨境卖家应关注墨西哥税务局(SAT)和经济部(SE)的政策变动。
  • 技术本土化:特斯拉墨西哥工厂获得土地优惠的前提是采购50%本土零部件,而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研发投入仅占营收的2%,远低于日韩企业的8%。技术本土化已成为生死攸关的必选项。


业务咨询

留言

我们的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