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针对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法律法规
2025-07-25
日本针对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依据《道路交通法》订立,并直属警察部门管辖,其核心要点如下:
一、电动自行车的定义与分类
定义:根据日本《道路交通法》,自行车是指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轮子并有踏脚或手把(包括装置助动的电动机,但不包括在车轨道上行驶的车辆)的交通工具,有别于配备有协助人力驱动的原动机(Prime Mover)的残障人使用的轮椅、助步车以及儿童用车辆。
分类:
- 电动辅助自行车:也被称为"智慧型电动辅助自行车",是日本市场主要允许上路的电动自行车类型。其核心特点是电动助力只能辅助人力踩踏,不能完全替代人力。
- 指定小型电动自行车:这类车辆有特定的技术参数要求,如车身尺寸、最高速度、额定输出功率等,并需要完成车辆登记手续并安装车牌。
- 一般电动自行车:包括除指定小型电动自行车外的其他电动两轮或三轮车辆,额定输出功率有一定限制。
二、电动辅助自行车的具体规定
速度与助力比:
- 当车速小于15km/h时,电助力大小应接近人力,但不允许大于人力。
- 当车速在15-24km/h时,速度每增加1km/h,电助力上限应下降1/9。
- 当车速超过24km/h时,整车电助动系统关闭。
运行要求:
- 人力踩踏开始后1秒钟之内,整车电助动系统要开始运行;人力踩踏停止后1秒钟之内,电助动系统关闭。
- 为了节约电能,智慧型电动辅助自行车停止运行一定时间(如3-5分钟)后,整车应进入休眠状态。
- 必须保证骑行的连续性,电力不能有断断续续的现象。
安全标准:
- 电动辅助自行车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,如JIS D9115等。
产品还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,并且在运输电池时要按照危险品进行申报。
三、指定小型电动自行车与一般电动自行车的要求
指定小型电动自行车:
- 必须符合《道路运输车辆法》的安全标准。
- 必须加入强制责任保险。
- 必须完成车辆登记手续并安装车牌。
- 禁止未满16周岁的人骑行,禁止向未满16周岁的人员提供(包括借用、销售、转让等)指定小型电动自行车。
一般电动自行车:
- 在日本市场销售一般电动自行车,需确保商品不属于禁售的指定小型电动自行车,并需要取得相关资质,如符合UL2849标准的检测报告、石棉含量符合日本法规要求的检测报告等。
- 对于配备的交流/直流电源供应器(交流电源适配器)、锂离子电池等,需满足日本电气用品安全法的要求,取得相应资质。
四、违规处罚与交通管理
违规处罚:
- 日本对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处罚额度较高。例如,骑自行车闯红灯可能被处以罚款人民币3200元。
- 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违规行为,如超速、酒后骑行等,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。
交通管理:
- 日本对非机动车的交通管理非常细致,包括设置自行车专用信号、施划自行车标志和象形图案等。
- 电动自行车需要遵守非机动车信号指示和"一时停止"规则,禁止并行通行、右侧通行、酒后骑行等。